金秋十月,由高中语文组和高中德育处共同承办的2024年北京市育才学校高中读书节系列活动拉开帷幕,10月24日中午,在图书馆二层会议室,高一年级语文组备课组长郭丽云老师开展了一次阅读专题讲座,主题为:在“乡土”中理解传统,探寻未来,为10月的育才校园增添了一份书香之气。
郭丽云老师在讲座过程中对《乡土中国》的内容板块进行切分梳理,聚焦书中的重要观点,对于书中的专业性内容,抽象性概念进行形象化的阐释与讲解,如对于“乡土本色:传统之根壤”这一概念结合《流浪地球》《秋菊打官司》等影片进行讲解,拉近学术专著和当下生活的距离,消解学生对攻读学术著作的畏难情绪,让学生深刻地领会到乡土依恋,土地崇拜的情感和价值观,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我们民族的标志。
除了对“这一本”的阅读,郭丽云老师还注重对学生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以期学生能够进行阅读方法的迁移,更好地品读书香,畅游书海。如阅读的内容顺序是前言、后记——章节——重点章节;阅读思维顺序:核心概念——重要观点(是什么)——逻辑脉络(为什么);阅读的问题意识:我们走出了乡土,还是在延续着乡土?阅读具体做法:一边阅读,一边划出主旨句和推进论述的关键性句子,学生边听边记,收获颇丰。
乡土是中国文化的根脉,没有对中国乡土社会的认识,也就没有对传统中国社会的认识,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对于今天中国发生的许多现象,也不会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作为读书节专题讲座的第一讲,立意深远,有利于让学生们增进文化认同,思考我们的文化从哪里来,又将要到哪里去。同时,《乡土中国》也是高一语文名著阅读的必读书目,此次讲座郭丽云高屋建瓴又细致入微地对整部书的体系和精要思想进行解读,对高一学生名著阅读的复习备考也大有裨益。
当然,《乡土中国》阅读价值远不止于此,如它可以作为议论文教学的范本,引导学生们如何在议论中做到核心概念界定准确、立意深刻、材料典型、论证有力;如何运用对比,从更广泛的视野思考问题;《乡土中国》还可以和《论语》《红楼梦》这些著作的阅读相结合,开拓更多的价值,探索更好的效用;可以通过这次专题讲座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梦想的种子,他们在未来也可能成为像费孝通一样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书香激荡青春,阅读启智人生,相信以此次专题讲座为契机,2024年北京市育才学校高中读书节,定会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