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在我校阶梯教室召开了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十一五”《学习与思维》课题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子课题阶段汇报会。学习与思维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北京教育学院杨志成副院长;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董素艳老师;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小学走读部桑海燕校长;常务理事、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齐宪代主编;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任亚方老师;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育才学校小学部原校长王俊英校长;常务理事、学习与思维网电子期刊副主编徐锡祺教授常务理事、金海湖第一小学赵新宇副校长;理事兼副秘书长李文鸾老师;大兴区小学学校发展共同体特聘专家、育才学校小学部原校长古燕琴校长;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原教研员,特级教师、我校特聘专家孔祥旭老师,以及我校校长刘继忠校长;小学部主管校长田国丽副校长;校科研室主任方连青主任和课题实验校的近60名领导、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我校小学部从80年代起,跟随北京市教育学院温寒江教授开展“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课题研究”已经近30年,这一课题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 “十二五”规划的重点课题。几十年来,因工作需要我校小学部有几任校长主持工作,教师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在改变,但学校对此项课题的研究从未间断,大家的研究热情从未削减。一个课题能持续研究这么长的时间,充分证明了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生命力与研究价值。在温寒江教授的指导下,小学部的课题研究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编写了多部课题研究丛书,现正在组编校本课程“观察说话写话”系列丛书;研究过程中也成就了一批又一批教学能手和业务骨干,学校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不断成长、发展、壮大。
本次课题研究阶段汇报会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孙丽老师和二(2)班的学生们共同上了一节观察说话写话课——《贴鼻子》,展示了小学部低年级语文教研组对 “观察·说话·写话”作文起步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丁纳主任进行点评并汇报了我校语文学科课题研究的情况。
科任学科由马强主任和一年级中科院班的学生们共同上了一节硬笔书法课。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将培养学生书写兴趣作为书法教学的突破口,在课堂中引发学生书法思维,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反复比较的书法学习习惯,并将知识进行迁移,学以致用。学生们从九月份入学到现在,还不满四个月的时间,但课堂上呈现了非常好的学习与教学效果。特级教师孔祥旭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
数学学科由青年教师窦京博老师进行了《小数的大小比较》一课的说课展示。展现了我校数学学科教师在课题的指引下,注重对全册教材、单元教材的整体把握,理清知识之间的联系,把重点放在如何使迁移在数学教学中更好的发生,使知识能更多地产生广泛迁移方面,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努力使学生的学习与思维得到协调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的成功经验。
体育学科由教研组长韩荣老师介绍了体育学科在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图版、口诀特别是动态小人演示等手段,训练学生头脑中的技术动作形象和要领,充分运用运动动作表象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或重现已学过或正在学习的技术动作表象,发挥形象思维在学生学习、改进和掌握动作中的作用的成功经验。
最后,小学部田国丽副校长总体介绍了我校开展课题研究的情况,用具体数据说明了小学部教师、学生参与此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北京教育学院杨志成副院长在讲话中对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阐述了下一阶段全市开展此项课题研究工作的计划与安排,为各课题实验校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