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新闻 | 学校介绍 | 校园风貌 | 教师风采 | 德育天地 | 教学研究 | 党建育才 | 创新教育中心 | 学生中心 | 国际教育 | 招生 | 校友网
 
 






 

 

 





































您现在的位置: 学校新闻 >> 校园新闻

北京市小学“智慧课堂 科学减负 促进发展”交流研讨在北京育才学校召开
日期:2014-05-12   访问人数:2702  
    为全面落实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更好地总结经验,宣传典型,引导学校科学减负,北京市教委于2014年5月9日,在北京育才学校,以“智慧课堂 科学减负 促进发展”为主题,组织召开了北京市小学“减负”交流研讨暨育才学校现场会。北京市基础教育一处处长张凤华,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西城区教委副主任张燕军,西城区教委小教科科长芦乃静,其他区县教委有关负责人和部分小学校长及新闻媒体记者近240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主管校长田国丽介绍了学校20余年来立足于“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课题研究”,遵循“两种思维”理论,本着“让智慧开启学生心灵,让智慧引领教师成长”的工作思路,以思维培养为核心构建智慧课堂策略,通过巧妙设计课堂情景,构建“充满质疑争辩的课堂、凸现探究合作的课堂、走向回归生活的课堂、唤醒师生智慧的课堂”。学校课题组实验教师代表孙丽老师向与会人员展示了学校《观察说话写话》校本课程《贴鼻子》一课。会上北京教科院丰台实验学校、石景山区六一小学、通州区永顺小学分别做了大会发言,介绍了学校在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智慧课堂,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经验做法。
    北京教育学院杨志成副院长对活动做了精彩点评,为与会人员解读了智慧课堂的内涵。从学习的目标看学生智慧的学,从教学策略看教师智慧的教,从教学技术看智慧的技术,形成培养学生智慧为目的的智慧课堂三种价值取向。
    杨院长对《贴鼻子》一课从“学习与思维”课题研究的高度进行了点评,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校20多年的基于思维的研究成果。以游戏为载体,体现从形象的体验转变成抽象的表达的过程;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体现了层次性和思维深刻性,并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理论分析孙老师的课堂提问,体现了提问的高层次性和高思维含量,提问注重思维的迁移,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两种思维协调发展。最后,杨院长对智慧课堂发展提出建议,从理论上厘清智慧课堂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实践引领智慧课堂的核心目标和教学多元模式;以课题和项目为引领以点带面进行研究,最终要坚守教育的本真,坚持教育的定力,实现智慧教育的理想。






















发布     
 


北京育才学校 信息中心制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