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9日,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北京中学生通讯社协办的第二届“学生保护科学大会”未来科学家保护计划终选会在北京大学生命学院礼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5组入围选手进行了现场答辩,胜出者将获得乔治·夏勒山水自然学堂奖学金、与世界顶级科学家当面交流的机会以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团队提供的全年科研和实践指导等。
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教授、北京自然之友副总干事、自然之友盖娅学校校长张赫赫,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研究所副教授Alice Hughes,北京中学生通讯社总指导教师 任浩,北京大学教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研究员资深科学家王昊等5名评委采取问辩和现场打分的形式评出一、二、三等奖。陈宏程老师指导初一1班张祺琛同学的有关厨余垃圾处理的“春泥行动——厨余回归沃土”项目获得本次比赛的二等奖,初一7班范海轩同学的让北京的树坑绿起来项目因他生病未到现场,由陈宏程老师代替宣讲,但不参加现场打分评奖,最终获特别参与奖,吕植教授对范海轩的项目给与高度评价,认为观察身边的事情,从小处做起,保护环境大有可为,特别是指导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热爱以及学生对科学的投入值得学习。
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和议题。学生保护科学大会(SCCS)由剑桥大学发起,旨在在世界范围内培养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保护的行列。乔治夏勒-山水奖学金的发起人,世界著名动物学家,pathara基金会副主席乔治夏勒博士说:热爱,欢喜自然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让这种梦想茁壮成长;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教授说:保护不是一个行业,而是全社会应该达成的共识,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保护,只有这样,我们的自然和环境才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