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劲风吹,翌日天气爽。带着对历史的缅怀,带着对历史的思考,在这菊花怒放,红叶傲霜的深秋季节,我校六七年级学生来到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展新本学期的第二次遨游活动。
相信每个学生不会忘记1860年10月18日那场连烧三天的大火,相信同学们会牢记那天闯入圆明园,对这一人类文明犯下滔天罪行的两个强盗,相信同学们会牢记维克多·雨果写给英法联军的那封震惊世人的信札。满园的荒芜虽然已经退去,但满目的断壁残垣仍在诉说着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也只有在这一刻,我们才能感受到国家强大的意义。才能真正理解“园兴则国兴”的道理。
本次遨游学习从内容的设置上,侧重于让学生明白:圆明园是一段记忆。是国人“不忘国耻”的一根弦,稍一拨动,声响不绝,“黍离”之悲挥之不去。圆明园所承载的内涵,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无论历史的车轮碾压过多少沧海桑田,无论时空的脚步跨越了多少千山万水,圆明园也代表着一段既辉煌又悲愤的、既骄傲又屈辱的历史,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
圆明园是一种文化。圆明园的山川园林、建筑格局,浓缩了清代帝王的治国理想和方略,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凸显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和美学思想,有力地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典范,值得我们继承、学习和思考。
圆明园是一份责任。历史可以宽恕,但不能忘却。虽然圆明园变成了废墟,但历史伤痛的记忆永远存在。或许圆明园的毁灭应该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一座纪念碑,尽管这座碑的代价有些过于无情和惨重。圆明园曾激励中国近代无数仁人志士,变法图强,以求鼎故革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圆明园是一个梦想。百年屈辱,百年渴望。从某种意义上说,圆明园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起点。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如何在我们的学生心中树立起昂扬进取的丰碑,萌生一个执着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民族的未来,也应该是青少年的梦想!
通过四个章节“那样辉煌” “那么沧桑” “怎样怀念” “这样铭记”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今日的圆明园之所以久负盛名,不是因为它的舞榭歌台、雕梁画栋,也不是因为它的珍奇异宝、书画古玩,而是因为它是中国300多年来的一个历史缩影,它见证了兴衰荣辱,也见证了民族复兴。反思历史,立足现实,才能担当历史责任,开创未来。时值祖国七十盛世华诞,祖国的日益强大和繁荣富强,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历史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的国家正在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本次遨游活动也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们通过参加此次遨游学习,能深切的体会到祖国强大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和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也很好的实现了我们遨游课程“生活中学习,实践中成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