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我校师生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应对火灾危险的应急逃生能力,切实做好师生安全工作,我校初中部师生于11月18、19、20日,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连续的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活动。活动旨在演练方案,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突能力。
上午8:50,教学楼的一层和三层相继发现“烟点”和“着火点”,楼道内“烟雾”弥散,校保卫处老师迅疾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随即拉响警报,广播疏导师生撤离,并安抚学生要镇定、有序、快速疏散
,严防拥挤。随着短促的警报声,后勤人员手持灭火器冲向 “着火点”;行政人员及时到达各楼层楼梯口做好疏散引导工作;各班教师及班主任迅速按紧急预案的疏散线路带领学生用衣袖捂住口鼻,弯腰前进,沿着楼梯迅速且有序下楼,撤离到操场安全地带。教师迅速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整个疏散活动从火警警报响起,到师生全部从教室撤离到安全区域,历时2分14秒,疏散过程快速、安全、有序,无一人遗漏或受伤。
最后专业的消防人员为师生们讲解、演示灭火器的用法。疏散演练结束后,总指挥对演练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表扬了师生的高度警觉性,对师生们在演练过程中的冷静表现和安全自护行为给予肯定。各班结合疏散中的突出表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小结,让安全演练工作落到了实处。
综合本次演练不难发现,演练注重总体设计。从演练前仔细勘察路线,制定详尽的方案,到成立专门小组,进行人员培训,明确各自职责,保卫处提前带领学生干部熟悉疏散路线,防止路线交叉等,无处不体现着活动的精心设计与安排。
本次演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聘请专业消防人员为学生进行专题讲授消防理论课,通过生动的课堂,让学生认识到消防事故的残酷性和进行消防安全演练的必要性。专业人员预先在楼道、楼梯口布置警报器、烟雾、“火苗”、灭火器,规范撤离技巧的红外线报警装置等,营造出一个高仿真的起烟着火现场,让学生身处期间,真切感受火灾的可怕,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
活动还注重体验。学生通过参与灭火帐篷、逃生帐篷等项目,不断强化了安全意识,提高逃生能力。
注重时间保障,疏散演习采用三天连续演练的方式,旨在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固化演练效果。
本次安全疏散演习总体上是成功的,大大提高了师生在突发事件中的快速应变能力,强化了师生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了逃生技能,真正把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但也应该清楚看到,仍然有部分学生对此项活动并未从心里高度重视,疏散演习中仍有学生消极参与,态度懈怠。我们一定要在接下来的安全教育工作中,一如既往地把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各项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强化每个人的安全意识。为师生的安全、健康快乐成长创造安全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