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新闻 | 学校介绍 | 校园风貌 | 教师风采 | 德育天地 | 教学研究 | 党建育才 | 创新教育中心 | 学生中心 | 国际教育 | 招生 | 校友网
 
 






 

 

 





































您现在的位置: 学校新闻 >> 校园新闻

学生指导中心致家长的一封信
日期:2020-01-30   访问人数:1906  发布部门:信息中心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配合学校各项工作
 
    亲爱的各位学生家长:
    您好。在这个不平凡的寒假里,我们首先向您献上一份真诚的新春祝福。
    此时此刻,在欢度新春佳节的同时,全国上下正万众一心抗击新冠疫情。我们想借微博网友的一幅对联来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上联是: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下联是:国内捐,海外捐,李兰娟,众捐纷来达通途;横批:共渡难关。
    北京虽然不是最严重的疫区,但SARS留下的恐惧,每天微信、微博、电视里24小时滚动的疫情信息,冷清的街道,满大街戴口罩的人们,都在刺激着每个人敏感的神经线。此刻,我们在保护自身做好防护的同时,也要关注到孩子在这个“特殊”假期里的心理状态及变化。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做哪些调试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呢?
    一、主动调整自己的状态
    在重大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会感到压力,这种压力会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以及生理状态。在疫情通报最开始的时候,存在焦虑、恐惧和抑郁的情绪都是正常的表现,但是随着疫情信息越来越公开,我们的理智也会慢慢回归,应该更客观的去看待这次的疫情。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家长,我们要防止自己被焦虑和恐惧情绪吞噬,否则孩子会因为我们的负性情绪而变得不知所措。在这个时候,我们要给孩子示范面对公共事件、面对疫情时正确的应对方式。
    二、配合学校工作,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时开展家庭干预
    寒假期间出现疫情,孩子不在学校,家长节后又要上班,家校全力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主动向班主任汇报孩子的情况,让学校老师掌握孩子的动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学校对他的关心与爱护。
    同时,也要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时开展家庭干预。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作为家长,您可以跟他们一起学习关于病毒的科普知识,这是一个家长与孩子交流学习的机会,也是培养孩子收集信息、理性分析问题的机会。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哪些行为是抗击疫情的正确行为,哪些是不当行为,作为育才人、社会人该如何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对于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您不妨倒过来,请他们帮助自己科普一下关于病毒和防疫的知识,跟他们一起探讨防疫的有效措施。同时,也借此机会提醒孩子,未来的人生中,类似的危机事件还可能发生,大家可以从这次的事件中学习到哪些经验,甚至可以启发孩子通过此次经历,对自己的生涯发展做出怎样的规划。
    切记不要过度关注疫情信息,也不要相信小道消息,分清良莠。在家里,或者和孩子讨论疫情信息时,用孩子能够听懂的语言,多说正向的信息,让孩子充满希望。
    链接:中国疾控中心撰写的《带花冠的病毒,你为什么那么坏?》
    三、提升亲子陪伴质量
    由于现在父母工作很忙,平时很少有小家庭的相处时间,不妨借着这个机会和孩子坐到一起来聊聊,玩玩家庭游戏,享受一下难得的家庭时光。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逛逛网上博物馆,看看科普、纪实视频,给孩子介绍自己熟悉的历史,帮助孩子真实地去感受历史和自然。
    虽然在过年中我们减少了走亲访友,但是可以通过网上给家人拜年,讲讲家庭故事,让孩子更多参与到家庭生活中来,对自己的家族有更多的了解。
    这些与孩子相处的方式,也许往年因成人间的应酬、走亲访友而无法实现。今年有了陪孩子的时间和不一样的方式,不如好好珍惜这难得的时刻,面对面和孩子交流,增进与孩子的感情,提升亲子陪伴质量。
    四、维持正常生活作息,按时督促孩子学业
    虽然“新冠疫情”是一个应激事件,但是,一定不要让孩子感到“危机重重”。千万不要手忙脚乱,自乱阵脚。让孩子生活作息维持规律,保持生活的稳定性,是孩子心理稳定的重要前提。同时,也不能忘记督促孩子的学业,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寒假作业,并带着孩子复习一下之前学习的知识,以及预习下学期要学的新知识。尤其是初高三备战中高考的毕业班学生家长,要认真落实学校提供的在家自学计划,帮助孩子及时调整状态,不过度紧张,也不能放松心态,有序的在家开展自主学习。
    五、关注孩子情绪,寻求专业帮助
    关注孩子的情绪并不是去让孩子简单地压抑、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要让他们在正确理解情绪、体察接纳自身真实情绪的基础上,掌握调适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与技巧,引导孩子成为情绪的主人。
    但是如果孩子出现如下情况,且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生活,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易怒,郁郁寡欢;睡眠失调,噩梦连连;沉默寡言;行为失控;兴趣减退或丧失;生理性症状:如食欲减退、月经失调等。此时,您可以拨打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的心理支持热线:4001888976。该热线在疫情爆发期每天6:00-24:00为全国民众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
    希望所有人能用积极、稳定与爱应对疫情的方方面面,用互相支持来替代抱怨和指责,更不要过多恐慌。相信医疗,有序听从专业人士的建议,让您和孩子都保持良好的状态,让恐慌走向平静。请相信政府,配合学校,有序推进后续的各项工作。
 
                                                             学生指导中心
                                                            2020年1月30日

潘利发布     
 


北京育才学校 信息中心制作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