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9日和2020年4月2日,六七年级学生分别进行了本学年度的第一次“遨游”课程学习。同学们拿起遨游手册,走进北京市自然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此次活动是六七年级同学在疫情之后第一次走出校园,不仅能让学生们了解大自然及其物种,以及它们的习性等,还让同学们懂得了敬畏生命,教育学生应该保护其他的生物,心存感激,敬畏自然。
同学们根据遨游手册设计的内容,一边参观体验,一边完成学习任务。在“动物-人类的朋友”展厅,百件体型各异、姿态优美的馆藏珍贵动物标本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动物之美,还让同学们懂得了“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爱护和保护动物是人类责无旁贷的义务。
“恐龙公园”展厅展示的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不同时期的恐龙世界的面貌。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得复原的恐龙更加逼真,学生们更加真实的走进了恐龙世界,同时感受到了科技的美妙与神奇。
在“古爬行动物”展厅,栩栩如生的恐龙骨架群,总鳍鱼、鱼石螈、蝾螈等化石,展示了生物界两亿多年前的景观,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以让同学们欣赏到恐龙的原始埋藏状态,并通过“化石搜寻器”来体味古生物学家挖掘恐龙化石的艰辛和乐趣。
在“神奇的非洲“展厅,同学们可以探索到长颈鹿脖子变长的秘密、感受到弱肉强食的生存大战、感受马赛人的生活等。在这里同学们不仅可以看到恢宏震撼的非洲原野,还可以真实的感受到非洲大陆的神奇。
在遨游活动结束后,各班班主任组织同学们进行成果交流、评价、展示。学生进行组内自评,小组互评,最后由班主任老师评价并作活动总结,评选出本班的“遨游达人”。
此次遨游学习,让课程从课堂走向校外,走进博物馆,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还开拓了视野,同时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同学拿着纸笔记录,有的同学还充当起了讲解员,由此可见学生们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学习氛围浓厚。
本次活动真正落实着“遨游计划”课程强化学科整合,开放空间,让课程从课堂走向校园,走向校外。让实践体验成为孩子们学习和发展的源泉,努力促进学生进步与成长的最终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