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二冬先进事迹介绍
编者按:今天我们刊登北京大学中文系孟二冬教授在支教、治学、做人等方面的感人事迹。孟二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不计名利,在新疆支教期间一心扑在教学一线,表现出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他甘坐冷板凳,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做学问,求真务实,在学术上成就卓著。他的敬业精神正是我们的社会着力弘扬的精神,他的学术品格正是我们的社会亟待光大的品格。 “他是一个能坐得住的人,他的心能沉得下来,大千世界的种种诱惑,都动摇不了他对学术的执著追求。”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民盟中央副主席袁行霈先生称赞的这个人,叫孟二冬。 12月11日上午,北京地区气温零下四五摄氏度。年近七旬的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先生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北五环外一个北大教师住宅小区,探望与他相识相知25年的学生孟二冬。 今年48岁的孟二冬是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前不久刚做完第三次食道肿瘤手术。看着正在接受化疗的得意门生孟二冬瘦削的面孔,袁行霈先生既心疼又欣慰———他为自己的学生一年之中经受了三次大手术的折磨而心疼,也为孟二冬意志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而欣慰! 支教:强忍病痛,坚守讲台 去年春,孟二冬在新疆支教时,病倒在讲坛上。 2003年非典期间,孟二冬在日本东京大学作访问学者两年期满后,回到北京大学。回国还不到一年,当教研室负责人找他商量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援”的事儿时,他二话没说,愉快地接受了支教任务。2004年3月1日起,孟二冬来到石河子大学中文系,进行为期8周的支教工作。 去年3月8日,孟二冬到新疆支教的第二周,他的嗓子开始沙哑。他以为是咽炎,坚持每天上课。可是,他的嗓子沙哑得一天比一天厉害,还常伴着剧烈咳嗽。他去了校医院,每天打针、吃药,仍然坚持上课。同学们发现,课堂上孟老师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后来不得不用麦克风。校领导和老师请他休息几天,等嗓子好了再上课,他却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 除了给石河子大学中文系2002级138名学生讲授《唐代文学》必修课,孟二冬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了《唐代科考》的选修课,他把多年研究的心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石河子大学的同行们。此外,他还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与中文系的教师座谈,为推动石河子大学中文学科建设出谋划策。 4月17日,在老师们的再三要求下,孟老师来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立即给他做了“禁声”的医嘱。可是,第二天他又站到了讲台上。 按照支教安排,4月26日是孟二冬给同学们上的最后一课。孟老师嗓子沙哑得更厉害了,并不时伴着阵阵咳嗽。虽然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但同学们都知道,孟老师是在强忍着巨大的病痛。许多同学的双眼噙满了泪水…… 下课的铃声响了,孟二冬讲完了最后一课,在热烈的掌声中踉跄地走下讲台。 孟二冬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完成了每周10学时的教学任务,中间没有休息一天。 下课后,孟二冬来到校医院。诊断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一个乒乓球大小的恶性肿瘤挤压着他的气管,使他难以发声;挤压着他的食管,使他难以下咽。医生要求孟二冬立即住院。 5月2日,孟二冬被紧急送回北京,在北大医院胸外科进行首次手术治疗,手术进行了近20个小时。 治学:坐冷板凳,做真学问 孟二冬两年前才搬进现在这个90多平方米的新居。此前十几年,他们一家三口一直住在北大校园内的“筒子楼”里。他的爱人耿琴老师说,老孟一直舍不得离开那座“筒子楼”,就是因为离北大图书馆近,去那儿查资料方便。 1980年孟二冬从安徽宿州师专毕业后留校任教,其间有幸到北大中文系进修古代文学,开始师从袁行霈先生。1985年,孟二冬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袁行霈先生的硕士研究生。1988年,孟二冬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初创的烟台大学任教,担任烟台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1991年,孟二冬又考取了袁行霈先生的博士生,1994年毕业后留在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任教。从1994年到2001年初赴东京大学作访问学者之前,孟二冬一直兼任北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秘书,是袁行霈先生的得力助手。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中文系教授程郁缀告诉记者,有很长一段时间,为了完成那部具有重大史学文献价值的专著《登科记考补正》,孟二冬几乎每天与馆员一起上下班,成了北大图书馆古籍善本室最忠实的读者。 《登科记考》是清代学者徐松所著的关于古代科举方面的名作。1994年,孟二冬查找了大量资料,发现此书内容存在大量缺误。于是,他开始对这一著作进行研究和整理。孟二冬花了7年时间,终于完成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上、中、下三册,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2004年,这部专著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并得到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是近些年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 写这部著作时,孟二冬翻遍了能够收集到的所有相关古籍。经过大量艰苦的研究,仅科举的人数就比原著增加了一半。他付出了大量心血,得到的稿费却只有3万元。就是这3万元,他还全部换成了著作,送给自己的老师和学生。 袁行霈先生说,做学问特别讲究用第一手资料,孟二冬都是从第一手资料出发,研究功底非常扎实。他洋洋40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从《中国诗学通论》到《千古传世美文》,从《陶渊明集译注》到《中国文学史》,都像他的为人一样厚实可信。 孟二冬在北大并不是一个孤例。十几年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为了编写《糖史》,就曾数年如一日地“泡”在北大图书馆古籍善本室里。孟二冬这种甘坐冷板凳、一心做学问的治学精神,正是对北大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受社会上名利浪潮的诱惑,大学里确有一部分老师忙于社会活动,到校外讲课捞外快,还有一些老师热衷于攒畅销书赚钱。凭孟二冬的学问,也有不少地方以高额报酬请他去讲课,但都被他推掉了。他的爱人耿琴说,这么多年,老孟从没拿过一分额外的报酬。 北大新闻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赵为民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在目前的社会中,功利思想严重,浮躁之风盛行,而孟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部身心都扑在教学科研上,甘于寂寞,敬业奉献,这正是目前应该大力弘扬的一种高尚精神。 做人:尺璧不宝,寸阴十金 当得知孟老师患了重病,新疆石河子大学许多师生被他的毅力和精神感动。他教过的138名学生精心准备了一个精致的留言簿,每个学生都写上自己的祝福,寄给了病榻上的孟二冬。 孟二冬在东京大学作访问学者时教过的日本学生也自发地聚在一起,叠了好多千纸鹤寄给孟老师,并集体在慰问信上签名,遥祝孟老师早日康复。 今年国庆节前,新疆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同学们自发地捐款2881.40元,托回京休假的北大支教老师带给孟老师。看着同学们一元、一角地凑起来的2000多块钱,孟二冬和他的爱人很感动,但他们一分钱都没动。 病榻上的孟二冬心里一直惦记着新疆的同学们。他知道,那里急缺图书资料,就让爱人去刻录了200张古籍资料文献光盘,准备送给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老师和同学人手一张。他还准备让自己的研究生去石河子大学为本科生开讲座,顺便把同学们的捐款捎回去还给大家。 在北大,他所带的研究生们讲起孟老师,个个眼圈红红的。2005级硕士生蔡丹君同学说,就在9月10日孟二冬第三次做开颅手术前一天,她去医院看望他。孟老师从病床上坐起来,语重心长地给这位新弟子上了第一课。从治学到做人,从生活到理想,孟老师娓娓道来,一直谈了一个多小时,根本就不像一个第二天就要做开颅手术的人。蔡丹君动情地说:“我从孟老师身上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学生们的眼中,他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已经博士毕业的曾祥波说:“孟老师为人宽厚,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他做事为别人考虑得多,为自己打算得少,为别人做了许多好事也不说。孟老师曾经为我写过几封推荐信,却一直没有提起过,还是别人说起我才知道。”每次想到这些,小曾的心里都泛起一股暖流。 孟二冬病重住院后,每天坚持练习书法,他经常写的八个大字是“尺璧不宝,寸阴十金”。他用《千字文》中的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珍惜时间、爱惜生命,要在有限的时光中做更多的事情、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的坚定信念。 袁行霈先生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孟二冬为人清正刚毅、治学勤勉踏实。他待人诚实,非常值得信赖;做学问一是一、二是二,绝无花架子。”一向以道德和文章的统一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袁行霈先生,深为自己有这样的弟子而自豪。
李桂林、陆建芬先进事迹介绍
甘洛县乌斯大桥乡二坪村小学一对夫妻教师,牢记职责,忠于职守,尽心尽力,甘为人梯,19年如一日奋斗在高寒山区学校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彝家孩子传授文化知识,弘扬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无私奉献精神,受到全县各族人民的称赞、上级党组织的表彰。
丈夫名叫李桂林,男,彝族,中共党员,小学一级教师。家住汉源县万里乡,现年42岁,1990年任二坪小学代课教师,1996年,考入会理师范民师班学习,1998年转为正式教师。
妻子名叫陆建芬,女,彝族,汉源人,现年40岁,1991年起在二坪小学代课,2002年转为招聘教师,今年1月转为正式教师。
责任驱使,上山代课
二坪村位于大渡河畔的山顶上,海拔1800米,有105户437人,这里交通闭塞,山高路险。从大渡河上过吊桥,走羊肠小道至岩脚,再爬山崖,攀木梯。从山脚到村里,单程就要走3个多小时。由于条件艰苦,此前调来的教师不安心工作,学校一度因缺教师而停课,校园破旧不堪,失学儿童增多。1990年,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会决定恢复村小学,但老师不好找,四处打探好不容易在雅安市汉源县乌斯河镇找到了李桂林,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向往,被甘洛县乌斯大桥乡党委、政府办教育的诚心所感动,李桂林答应先到学校看看。当他第一次攀上二坪村看到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时,内心受到极大震动,情不自禁地流下了酸楚的泪水,在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驱使下,他决心留在二坪村搞教育。
1991年,由于李桂林老师工作踏实,很多家长都主动将孩子送到学校,学生人数增加了,需要再开设一个班,但找不到老师。李桂林就动员自己的妻子陆建芬一同上山代课。
村民们帮李桂林、陆建芬老师修补了简陋的宿舍后,他们夫妇住进了学校,二坪小学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夫妻小学”。当年,学校就开设了3个班,李桂林老师担任五、六年级复式班的教学任务,陆建芬老师担任一年级的教学任务。
李桂林夫妇成为了当地群众心中最受尊敬的人,他们纷纷把蔬菜、柴禾和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大米、腊肉送到李老师家中,保证了他们夫妇生活的必须。群众的默默关爱,让李桂林夫妇深受感动,坚定了扎根二坪搞好教育工作的决定和信心。
牢记职责,爱生如子
李桂林老师夫妇把全部精力用在了教学工作上。他俩用彝汉双语开展教学,除了上课认真讲课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
李桂林老师夫妇非常热爱学生。二坪村缺医少药,他俩就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来,从县里买些治感冒、拉肚子的常用药品放在学校里,学生有个头疼脑热的,就送给学生服用;买来理发工具替学生们义务理发;学生病在家里,李老师送药上门,还给学生补课;为了不让学生辍学,他们经常家访、动员家庭有困难的学生上学。他们的勤奋努力得到了全乡群众的认可,当地群众无比信任地说:“把孩子交给他,我们放心!”。
1995年,李桂林老师被推选为乡人民代表。1996年6月,李桂林老师所教的毕业班参加全州统考取得了优异成绩,名列全县同类学校前茅,县委、县政府授予他“优秀教师”光荣称号。为了解决他的后顾之忧,让他安心在二坪小学教书,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推荐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争取下,他破格参加了民师班招生考试并考入了会理师范校民师班学习,1998年,顺利转为了公办教师。党组织的表彰奖励和特别关爱,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夫妇办好二坪教育的热情。
忠于职守,以校为家
二坪小学当时已经非常破旧,李桂林老师刚到学校时,村委会发动群众维修校舍,他与村民一道,修桌凳,漆黑板,带领学生平整操场,背运石头,很快恢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1998年,李桂林老师在乡人代会上要求改善二坪小学的办学条件,重新修建教室和住房。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这个提案,决定将当年全乡所有的教育费附加1.7万元全部用于改造二坪小学,改造工程由乡党委政府组织实施。在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会的组织下,全村群众不顾山高路远,冒着危险和严寒从遥远的大渡河边往大山上背水泥13吨,从山上运岩沙107吨,有的群众背磨破了,有的脚扭伤了,但他们毫无怨言。
李桂林老师夫妇积极参与并主动配合学校建设,起早贪黑帮着过秤、记账,组织村民搬沙运石,看护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在此期间,还坚持露天上课,没有耽搁孩子们的学习。
2000年,漂亮的新学校建起后,夫妻两人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守护着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还在教室背后的空地上开荒种菜,保证蔬菜自给。他们的敬业精神让甘洛县苏雄片区教办很是感动,苏雄片区教办及时送去补助,以示鼓励。2002年,李桂林老师在教办提供资金的情况下,亲自动手,运用重建学校时剩下的水泥砖等材料,新修了学校围墙。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全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昔日破旧的学校变成了规范整洁的靓丽校园。环境改善后,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工作更加勤奋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学生成绩年年在全片区名列前茅。由于工作出色,2004年,李桂林老师再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并得到当时在甘洛挂职扶贫的中纪委下派干部、县委副书记陈国仕的高度评价。
安贫乐道,甘为人梯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群众的关爱、上级党组织的培养,让李桂林夫妇觉得终身难以未报。19年来,不时面对亲朋好友善意的劝说,他们一直没有动摇,一直坚守在条件极为艰苦的山巅,为了彝家的孩子不再是文盲,将来能够走得更远,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他们克服一切困难,把为彝家孩子传授知识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19年来,他们夫妇共教了189名学生(其中32人还是条件较好的外村慕名而来的),学生的“三率”(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名列全县同类学校前茅。
红烛精神,感动中国
2006年,凉山日报以《悬崖上的夫妻学校》、《彝家优秀的好儿子 学生、家长们爱戴的优秀教师李桂林》等为题进行了报道之后,四川日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江苏电视台等媒体相继报道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当年,中共凉山州委先后授予李桂林老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才示范岗和凉山州风采人物等光荣称号。
2007年,李桂林老师先后被评为凉山州“乡村优秀教师”、 “四川省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2008年1月,当选为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2008年12月,他们夫妇俩被评选为“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并获感动凉山特别奖。“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这样称赞他们夫妇:“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求知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化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李桂林老师夫妇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们。从2006年来,就有国内的很多热心人给他们夫妇打来电话、寄来书籍、物资,有的还不顾山高路险来到学校探望,截止今年4月27日,先后有125批711人次专程来到二坪小学,看望和慰问了他们夫妇以及学生。
李桂林老师说:“是二坪人民养育了我们,我们夫妇只是做了一个教师应该做的一切,是党给了我们很高的荣誉、给了我们一切。只要我们能够攀上二坪一天,我们就会永远选择在二坪坚守”。
李桂林老师夫妇的先进事迹被县委中心学习组列为专题学习内容;2008年春节前夕,县教育局局长亲自到学校慰问并为他送去慰问金;中共甘洛县十一届委员会33次常委会,研究了陆建芬老师的转正问题。鉴于她与李桂林老师一起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二坪村小学10多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甘洛教育事业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破格将她转为正式教师。县委还发出了向李桂林、卢建芬老师学习的号召。
2008年以来,李桂林老师还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和教育很多人,他先后为凉山武警中队全体官兵、中国平安深圳人寿保险公司近2000名职工做报告,我县举办中小学校长、教师规范性集中培训,他应邀为近400名优秀骨干教师做报告。
张丽莉先进事迹介绍
5月8日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发生了一件感人的故事: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而自己却被车轮碾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至今仍躺在重症监护室,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张丽莉的事迹迅速传遍佳木斯市、黑龙江省、全国各地,她的伤情也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位“最美女教师”祈祷、祝福。
客车撞来瞬间,她奋力推开学生
5月8日20时38分,一个让人心痛的时刻。在黑龙江佳木斯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满是刚下晚自习的学生,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惨剧即将发生……
“每天下晚自习之后,学校门口都会停着几台接送学生的大客车。当天晚上,有3台车在门前停成一排。”十九中学生刘晔说,她走出校门时,就看到停在最后面的大客车,不知道为什么猛然启动,猛撞向中间大客车的尾部,又推着大客车向前面的依维柯撞过去。“当时有几个同学正走在两辆车中间,眼看着就要被挤住。”刘晔说,自己尖叫了一声,吓懵了。
“这时,张老师向前一扑,用臀部顶出一名学生,又用手将另一名学生扯到路边,而张老师自己被撞倒在地……”还在住院的学生孙智鸿说。
当十九中教师李金茹抢到张丽莉身边时,发现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牛仔裤全破了,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睹。师生们立即扑过去,围住了张丽莉,喊着她的名字。
“先不要管我们,快救老师、快救老师、快救老师……”学生们哭喊着。人们自发地围成一圈,将老师挡在中间,生怕她再受到伤害。
“也就是一眨眼的工夫,丽莉就躺在那儿了,我们急忙打了120,把丽莉和受伤的学生送往医院……”李金茹哭着说自己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幕。
被轧后清醒时,她说要先救学生
张丽莉老师舍生忘死,被她推开的两个学生安然无恙,其他5名同学也只是轻微擦伤。而张丽莉由于抢救学生,导致腰椎骨折、骨盆骨折、双下肢软挫伤、双下肢毁灭伤,并伴有视觉性休克。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院长曹洪涛表示,医院对张丽莉进行了快速、积极的救治,为了保住其生命,不得已为其做了双下肢截肢手术。“考虑到她还年轻,还没有生育,我们只截断了她大腿根以下的部位,如果情况继续恶化,恐怕连臀部也保不住了。”
李金茹和张丽莉同在语文组工作,她当天整夜一直陪着张丽莉。“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医院时还对我们说要先救学生,后来就完全昏迷了。”李金茹数度落泪。
鉴于张丽莉的病情严重,涉及多学科、多系统。10日,曹洪涛院长请来哈医大二院ICU主任李海波教授、骨外科主任韩剑锋教授,与医院各科专家一起会诊。曹洪涛表示,医院已专门组成救治小组,全力以赴救治张丽莉及其他受伤学生。
作为班主任,她把学生视如己出
张丽莉出生于1984年,2007年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来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任教。今年,是她走上讲台的第5个年头,也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季节。
走进张丽莉工作的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在一楼大厅,迎面看到的就是一个大大的“爱”字,“爱乃生命之血脉,爱是教育之真谛”,不知道张丽莉曾多少次面对这些鲜红的大字,她一定是把这句话融化在血液里了。
张丽莉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为了带好班级,她选择先不要孩子,每天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生身上,这一点一滴的付出,既让同事敬佩,又让家长心疼。
在张丽莉的病房外,第十九中学教师王筱芊在默默流眼泪:“张丽莉发现学生没吃早饭,她都把自己的饭给学生吃。她把班里53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虽然没做过母亲,她却把母亲这个角色诠释得最美。”
说起张老师,学生闫泓佚眼泪刷地就下来了。在她眼中,张老师就像自己的妈妈一样。2009年冬天,班里的一位同学病了,张丽莉领着班里的几个同学去看望,这时,一辆自行车向闫泓佚冲来,雪天路滑,车子根本停不下来。
情急之下,张丽莉一下子挡在了她的身前,结果,裤子被车刮坏。可是,她丝毫没有顾及自己,却转身关心地问闫泓佚:“你没事吧?”“那种温暖,只有从母亲那里才体会得到。”闫泓佚说。
听说张老师被车撞了,学生家长赵亚波的肾病一下子又重了,脸苍了起来。“好人啊,没有她,我家孩子哪能有今天!”原来,2009年,张老师担任初一(三)班的班主任,得知赵亚波家特别困难,便从工资中每月拿出100元资助她,寒暑假也从不落下。张丽莉还将爱人的衣服拿来给赵亚波的儿子,现在,孩子身上穿的绒衣、裤子、外衣都是张丽莉给的。
“夏天她在教室地上洒水为我们降温,冬天她买来电水壶给我们烧开水。”学生张佳岩说,放学时学生等不到来接的家长,她就主动打车送学生回家。开家长会时,她给每个家长买水喝。“我们全家都喜欢她。”
张老师,还记得黑板上写的“爱你”吗?
几天来,佳木斯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在传颂着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她的善良感动着所有的人。
人间的真善和大爱,让整个城市都翻涌起温暖和感动的浪潮。5月8日晚,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的抢救现场,听说手术需要输血,第十九中学的老师纷纷伸出胳膊争着说:“抽我的血!”“抽我的!”护士们一边参与抢救一边流眼泪。
9日下午,张丽莉刚刚苏醒过来,佳木斯市市长孙喆就带领市教育、卫生、交通、保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医院,看望、慰问张丽莉和她的学生。
11日,在得知张丽莉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后,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吉炳轩立即向佳木斯市委询问张丽莉的伤情和救治情况,得悉张丽莉尚未脱离生命危险时,吉炳轩要求佳木斯市委、市政府要尽一切力量,全力进行救治,当务之急是确保张丽莉的生命安全。吉炳轩还请佳木斯市委代表省委、省政府和他本人向张丽莉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并要求省委组成慰问团前去医院看望和慰问,指导协调救治工作。同时要求在全省开展向张丽莉学习活动。
连日来,前来医院探望张丽莉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教师、家长、学生、市民,一拨又一拨向这里聚集。很快,鲜花摆满了医院的两间休息室。
张丽莉的事迹迅速向全国传开,5月11日上午,国内门户网站新浪、网易、腾讯等将张丽莉的事迹放到了醒目位置;网民们受到感染,表现了巨大的热情,百度“佳木斯吧”有关张丽莉的帖子有数十条,3天内点击量达6万人次,而新浪微博关于“最美教师”的话题讨论,3天时间就有10万人参与。
张老师的事迹对所有人的灵魂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这道冲击波一波又一波地向外辐射,人们纷纷在网络上留言,表达着自己无尽的感动。
“丽莉老师,快点好起来回来吧,记得你的学生管你叫丽莉姐吗?记得黑板上写的‘爱你’吗?快点好起来吧,我们等着你,丽莉老师。”
“张老师,你瘦削的臂膀曾经给了多少孩子栖息的港湾,更给了车祸中被你救下的孩子生命的新岸。老师也会累吗,你怎么就躺下不再起来?你摘下了自己的翅膀,送给别人飞翔。如果可以,我愿意蹲下来,用我的行动拉近你我灵魂的距离,我只是想让你知道你依然是天使。”
谭千秋先进事迹介绍
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
他叫谭千秋,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村里有名的“大孝子”
1957年8月,谭千秋出生在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他的父母老实善良,有5个儿女,他排行老大,由于家境贫寒,每顿饭都是以红薯、豆子等杂粮为主,只有一点点米饭,他总是将米饭让给弟弟妹妹吃,自己和父母吃红薯。
谭千秋深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学习非常刻苦,村民都将他作为“勤学楷模”教育孩子。为学好英语,他将英语单词写好贴在墙上,睡觉时就记,记不上就点亮灯看一下再记。1975年夏,他高中毕业回家务农,但他没有放松学习,白天跟大家一起出集体工,晚上学习到次日凌晨,困了就用毛巾沾点冷水敷在脸上。两年后,他成了一名代课教师。
1978年夏,谭千秋考上了湖南大学。1982年大学毕业,主动报名到四川东方汽轮厂职工大学当了一名“支边”教师。
谭千秋成家立业后,考虑到三个弟弟都在农村,他一人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还花钱为家里装了电话,并竭尽全力帮助弟弟妹妹。
大弟弟谭继秋在家种地收入甚微,便借了几千元买了一台三轮车跑运输。1993年夏季的一天,不慎车翻人伤,花去了几千元医药费。旧债未还,又添新债。谭千秋闻讯后,立即给弟弟寄来2000元钱,还写信安慰弟弟,只要人没事就好,并要弟弟到他那去散散心。车祸对谭继秋身体影响很大,但为了生计,不得不到云南打工,谭继秋便写信鼓励弟弟,还在信中夹寄了40元钱。谭继秋和二弟都没房住,两兄弟建了房,谭千秋给每位弟弟资助3000元。
2006年6月,父亲不幸患上骨髓癌。谭千秋立即回老家召开家庭会,他体谅弟弟都在农村,家境不好,便主动要求负担父亲的医疗费。他怕弟弟和弟媳不同意,便找了个借口:“我在家时间少,平时你们照顾父母很辛苦,就给我一个尽孝的机会吧!”兄弟们拗不过他,只好同意,父亲住院花去医疗费2万多元,他一人承担。
谭千秋工资不高,生活非常节俭,他衣着朴素,大热天连冰棒和矿泉水也舍不得买,口干了他便到附近找井水解渴。他几年才回家一次,因车费太贵,来回一次要2000多元,他便将这些钱省下来支援家里,帮助别人。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谭千秋为人正直,富有爱心,很有正义感。还在念小学,他就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在放学时下雨,他一定会把雨伞让给没带伞的同学,自己则淋着雨回家。
岩前村现任村支书谭永生与谭千秋是小学同班同学,关系很好。一次,谭永生和另一个同学打架,他正好路过,谭永生叫他来帮架。没想到他跑过来,不但没帮谭永生,反而将他们拉开:“都是同学,不好好相处,打什么架啊!”随后,耐心地做两人的工作,直到他们握手言和。
高中毕业后,村里许多村民不识字,他便向村干部建议,办起了扫盲夜校。他主动当起了教师,白天出工,晚上义务为村民上课,手把手地教村民写字,学文化,他让不少一字不识的村民能看懂报纸,懂得如何科学种田。
谭千秋多才多艺,会吹笛子,拉二胡,写歌词……为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他与几个年轻人组成村文艺宣传队,晚上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扬村里的好人好事,批评赌博、不尊老爱幼等社会不良现象,成为村民喜爱的一道“文化大餐”。有一天晚上,他和谭永生参加村里的文艺表演,来不及吃晚饭,便带上两个红薯:“来,快吃,我刚从家里吃过了。”第二天,谭永生才从他弟弟那里得知,他当晚在家里根本没吃晚饭。
谭千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修路、建校,他都捐了款。他对学生非常关心,哪怕是操场上有一颗小石子,他都要捡开,怕学生玩耍的时候摔倒。哪位学生有困难,他就尽力相助;学生没吃饭,他会将学生叫到自己家里做饭给学生吃;学生身体不舒服,他会掏钱带学生去医院看病,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他经常教育弟弟妹妹要乐于助人,在他的熏陶下,弟弟妹妹总是去帮助别人,妹妹和妹夫曾一年供养了五个贫困孩子上学!他的人格魅力还深深地影响了下一代,他的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她说一定要用法律为众多受害者讨回公道。
谭千秋经常教育学生:“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感。”1982年6月大学毕业后,学校准备让他留校任教。当学校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时,他主动请缨:“我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学校也需要人才啊。”领导反复做他的工作。当他得知四川东方汽轮厂职工大学急需教师时,便立即申请到那里去,一个月后,他如愿以偿地分配到该校工作,在那里一干就是27年。
1996年,一个朋友准备把谭千秋调回衡阳,待遇从优,被他婉言拒绝。父母见他离家太远太孤单,极力劝说他回来,他便耐心地对父母说:“湖南培养了我,四川养育了我,还是在四川多干几年再说吧。”后来,汕头、韶关有关单位高薪聘他去工作,他还是选择留在四川,直到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这片热土。
张开守护的翅膀
5月12日,一个黑色的日子!
清晨,天空阴沉沉的。
下午2点多钟,谭千秋在教室上课,他正讲得起劲时,房子突然剧烈地抖动起来。地震!谭千秋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上跑。房子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还有四位同学已没办法冲出去了,谭千秋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自己弓着背,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盖着四个学生。轰轰轰──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
13日22时12分,谭千秋终于被找到。“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他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是他这一生永远忘不掉的。“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回忆当时的情景,获救的学生神情仍然紧张。
同在一所学校任教的妻子张关蓉终于在次日清早见到了自己的丈夫。她拉起丈夫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她轻揉着丈夫的手指,痛哭失声……张关蓉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蓬乱的头发被细细地梳理成丈夫生前习惯的发型:“我的爱人,让我给你细细擦去手上的污泥,就像你曾经温柔地擦去我脸上的泪水。我的爱人,你宽阔的臂膀给了我栖息的港湾,更给了大震中四个孩子生命的新岸。男子汉也会累吗,你怎么躺下就不再起来?让我跪下来,依然和你保持最近的距离,让我为你温暖冰凉的手指……”
张关蓉和谭千秋曾相约相亲相爱到地老天荒。地震前一天,丈夫给小女儿买了两双鞋子、一条裤子,她还问丈夫为什么一下子买了这么多,谁知,这似乎就预示了阴阳永隔。
“他肯定舍不得我们一家。”张关蓉说,将丈夫送到殡仪馆火化时,鞭炮响了两下就熄灭了,似乎丈夫还在眷顾着她们母女。如今,一岁半的女儿还不能理解这一噩耗,她一直喊着要爸爸。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谭千秋不少在湖南的老同学都焦急地与他联系。当大家从媒体上得知他救人献身的事迹后,既感到悲痛又为他自豪。同班同学、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柳礼泉追忆说:“1978年,我们一道考进湖南大学。他同我一样来自农村,都是享受国家助学金完成学业的。他经常对我说,没有国家的助学金,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哪能完成学业?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去边远不发达的地区,一干就是27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得知他舍己救人的消息后,彻夜难眠:“我与谭千秋那代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单位抢着要。可是,谭千秋却选择了‘支边’,是那样的潇洒飘逸,又是那样的恬静从容,他只知道一年一年的柳绿,却从来不奢望什么花红。”
大爱永恒
丈夫为救学生献出了宝贵生命,张关蓉悲痛欲绝。她说,她会坚强起来,丈夫走了,她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她要代丈夫照顾好婆婆和孩子。她希望丈夫的骨灰能安葬在四川,永远陪着她……
5月17日,张关蓉怀抱1岁半的小女儿,带着丈夫的遗物回到湖南,三湘大地对英雄的家属给予了最尊贵、最崇高的礼遇。省委书记张春贤深情地称赞谭千秋是个伟大的英雄,伟大的人民教师,大义无畏,精神千秋;谭千秋的母校──湖南大学生约两万名学生手捧烛光,夹道相迎,湖南大学作出决定,在全校开展向谭千秋校友学习的活动,并向其亲属捐赠慰问金12万元。同班校友也纷纷解囊,捐出了12万元;在黄花机场,100多辆出租车自发为他送行;祁东县的家乡父老跑了几十公里路,到县城迎接……
湖大马列主义学院的一名同学在湖大校园网上发表感言:“我们会永远记住你张开双臂的姿势。流完这滴泪,我决定不再哭了。因为,从这一秒开始,我要像你一样,做一个勇敢的、恪尽职守的、大爱无声的人!像你一样,在危险面前绝不颤抖。”
谭千秋回家了!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故乡祁东县步云桥镇,回到了他牵挂了多年的家中。
乡亲们列队静侯,场面庄严肃穆,花圈雪白,哀乐低回,乡亲们神情肃穆,泪流满面,声音哽咽,高举着“大爱千秋浩气长存”、“千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英雄谭千秋永垂不朽”等白底黑字条幅,迎接他们的好儿子。一些中学生拿着自己折的千纸鹤,站立在英雄回家必经的路旁,为英雄默默祈祷。
护送英雄遗物的车辆远远地驶来,乡亲们放起了鞭炮。这段平时只需10分钟的路程,整整走了半个小时。
71岁的老母亲黄春秀,在17日得知儿子去世的消息后,一直悲伤大哭,让人撕心裂肺。在老人的心里,谭千秋是5个孩子中最听话、最孝顺的一个,每次寄钱回来,都要叮嘱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她感叹儿子从小就善良,对于儿子为保护4名学生而献身,老人显得很宽慰,只是不断地哭叹:“他为什么走在我的前头啊!”
82岁的谭先桥老人两鬓斑白,神情凝重,眼角泪珠翻滚。他是看着谭千秋长大的,在他眼里,流露出的是悲伤和自豪:“这后生从小待人谦和,特别爱学习,一直是村里孩子的榜样。”
祁东县县长曾祥月将5万元慰问金交给了谭千秋妻子张关蓉的手中。
为了4个学生的生命,谭千秋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壮举,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他那在突发灾难来临时的瞬间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们心中永不倒塌的丰碑!
叶志平先进事迹介绍
如果没有“5•12”汶川特大地震,也许至今没有人知道“叶志平”这个在农村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36年的中学校长的名字、没有人知道因为他坚持安全演练,在地震中挽救了2300多名师生性命的故事……
2011年6月27日,叶志平校长因突发脑溢血医治无效走了。
作为老师、兄长、校长,叶志平的一辈子,都无愧于社会给予他的评价--认真负责。
一位认真教学的好老师
叶志平是一位教学水平高的老师,他能吸引学生喜欢他所任教的科目,自他上任校长以来,桑枣中学中考成绩连续16年位居全县第一。
如今,在桑枣中学担任教师的蒋红,还清晰地记得叶志平给自己上的第一堂英语课,那时候她还只是个懵懂的初中生。
新学期第一堂英语课铃响后,值日生一声“good morning,teacher ye!”她看见一位矮胖而精神抖擞的老师进来了,声音洪亮地说:“good morning,everyone。”然后和蔼地叫同学们坐下,并且说:“同学们,其实,你们叫我‘teacher ye’是错误的说法,这是中国人学英语,照搬汉语的语法,混淆是非,准确的应说‘Mr ye’,如果是女叶老师,应说‘Mrs ye’,当然我不是女的,只能说‘Mr ye’。”这句话,引来大家哄堂大笑一下子提起了大家学习的兴趣。
有一次,叶志平为了教学生“W”的正确读法,大家随着他读的口型不对,他就教了不下两百次。下课时,他已声嘶力竭,让学生们感动不已。“那个学期期末,我们年级英语成绩已节节高升,到中考时英语成绩跃居全县第一,我也考了个全县第二的好成绩。”蒋红说。
一个关心师生的好兄长
叶志平将他的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因此爱护有加。他生前常常说:“这些孩子,对于学校也许只是千分之一,但是对于一个家庭就是百分之百。”
“叶老师就像父亲一样关心爱护我们班每一名学生,有什么困难,他都会主动发现并给予帮助。”桑枣中学副校长王成友回忆说,记得上初一时,由于家里穷,他每周都和姐姐一起带一些玉米面和洋芋混合蒸着吃,可是冬天的玉米面,一会就冷硬了,很难咽下去。
一次,王成友躲在报刊背后啃着冷硬的玉米面时,被叶志平看见,便把他拉回到自己家里,端出来白白的大米饭。“直到现在,我还觉得那顿饭是我一生中吃过最好吃的饭,”王成友说,从那以后,叶老师就常常把自己背来的玉米面换成雪白的大米,还资助自己顺利完成学业。
在叶志平的帮助和鼓励下,王成友的成绩从全班倒数变成了三好学生,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示范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和叶老师一起并肩工作。
一名具有避险意识的好校长
叶志平很普通,普通的跟工地上的劳动者一样,但却挽救了桑中2300多名师生的性命;叶志平很平凡,平凡得像沙洲上的沙粒,但他却创造了奇迹--1分36秒,这是事实,更是神话。
从2005年开始,叶志平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学校规定好每个班固定的疏散路线,要求每个班在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个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个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
由于校舍狭窄,为了避免踩踏事故,叶志平总结了一套安全演习方案,并每学期组织多次演习。他要求在操场上按班级站位,防止学生从楼上疏散下来后无目的地乱跑一气;学生走出时椅子归位,前四排学生从前门出来,后四排学生从后门出来,这样就不会产生堵塞;下楼时安排值班老师在楼梯的拐角处接应学生,以免发生摔伤和踩踏。
汶川大地震中,桑枣中学因为每学期坚持组织紧急撤离演习,2300余名师生在震后1分36秒内全部安全疏散到操场,创造了极重灾区学校零伤亡的奇迹。震后,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吸取了桑枣中学的经验,对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应急救援的演练增加了相关内容。
侯伯宇先进事迹介绍
“对他来讲追求科学没有休息时间,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他也会来办公室工作的。”
“他希望他的学生,静下心来,真正的去做学问。”
“我哥哥他知道,走的就已经回不来了。我觉得,他感到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所以他一定要拼命地往前冲,要完成他这一生努力的目标。”
“包括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他还是还让我们读着给给他去听,让他来看一些,就是当他记忆思维衰退的时候,他还一再叮嘱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课题做好。”
他,叫侯伯宇。当我们将不同人对他回忆的片段串起时,一位在科学道路上躬行一生,孜孜追求的高级知识分子仿佛又回到了我们身边。2010年10月6号,理论物理学家、西北大学教授侯伯宇因病辞世,享年80岁。临终前,他在病床上写下了:“以创新湮灭顽疾之痛苦,以毕生之余力完成科学登顶。”这位生前默默奉献、不求闻名的学者,却在离世后,因为耀眼的一生被更多的人铭记。请听陕西台记者魏诠、吴伟、贾存真采制的录音通讯:《智者永生追记著名物理学家、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侯伯宇教授》
同行们说,侯伯宇历经坎坷,但在科研道路上,一直走的是最直、最近的“纯学者”路,他是真正做学问的。
1973年,43岁的侯伯宇主动投身西部建设,在西北大学从事理论物理和数学物理的教学研究工作。他几乎全年都在工作,没有周末、不过节假日,只有大年初一上午休息。他家里常年挂着“闲谈请勿超过15分钟”的字条,字迹早已泛黄。侯伯宇学生、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副教授索冰冰:
对他来讲追求科学没有休息时间,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他也会来办公室工作的,侯老师他早上来的基本上也是最早的,八点准时会在所里出现,然后他晚上在家也是工作的。他当时把国际最新的东西介绍给大家,紧跟国际前沿。
1930年,侯伯宇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受战争影响,他跟随早年投身革命的父亲四方辗转,先后就读多所学校,3次考入清华大学,却因为战乱放弃学业。但是,侯伯宇也从未中断过学习。
上世纪80年代,侯伯宇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立实验室乔海玲博士合作,推导出一系列非定域守恒流的结果,运用对偶变换找到了给出所有无穷多个守恒流生成元的办法,这一研究结果被国际学术界冠以“侯氏理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等人认为“侯氏理论”“非常漂亮”,是“强有力的”,并称赞侯伯宇“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86年,新华社以《中国的骄傲》为题,展示了包括“侯氏理论”在内的20项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现代科技成果。
侯伯宇学生、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教授石康杰:所以这个成就当时是轰动我们这个领域的所有人,就是几年之后,世界上才有一些非常了不起的学术权威做这方面的工作,大家就非常佩服。
侯伯宇无疑是极其聪明的,他的很多学术成果走在世界前沿,甚至高深得让人看不懂。但在同行眼中,侯伯宇最令人钦佩的,是他对于学问的专注。
每次参加会议,侯伯宇只参加学术研讨,不参加观光游览,更不会带夫人同行;面对许多人热衷的“位子”,侯伯宇不光主动辞去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职务,还多次婉谢了组织上让他担任行政职务的提议,他说:“我最适宜的岗位是科研第一线,我还有精力在难得的科学春天中继续与战友和学生们向国际舞台冲刺。”
回忆起两年前发生的一幕,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重远好气又好笑。侯伯宇在一项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借去中科院出差的机会,兴奋的他一把推开朱重远教授的办公室门,迫切地向老朋友分享心得。正在看书的朱重远猝不及防,杯中水撒了一地。
朱重远:他就给我宣传,这个东西是如何之重要,他觉得要出重要的东西,要抓住机会。他非常的兴奋,到给我说话的语气什么的都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老侯是一心在做这个学问。
侯伯宇的弟弟侯伯文曾经和哥哥开玩笑:“你的研究什么时候能带来经济效益?”侯伯宇淡淡地回答:“两百年以后吧。”两百年以后,无论那时他的研究将产生多么巨大的效益,侯伯宇都不可能享受到了那是全人类的财富,是一位科学家留给人类文明的最珍贵的礼物。
学生们说,侯伯宇是从名人传记中走出来的人物,他用言行诠释了师者的厚重内涵。
1992年,杨文力走进西北大学现代物理所攻读硕士专业,师从侯伯宇。满怀着毕业后出国深造梦想的他,却在第一堂课上被侯伯宇泼了冷水。
当时侯老师刚开始就给我们讲了一件事情,他说,你们不要考虑出国,我不会给你们写推荐信的。当时我心里还是挺吃惊的。我说,那么多师兄他们做了很好的工作都出去了,当时也不太理解这件事情。
杨文力不敢多问,一门心思扑在学业上。毕业后,他申请前往日本一家科研院所从事课题研究,却因为老师当初的那句话,迟迟不敢去找侯伯宇写推荐书。一天,杨文力在自己的电子信箱中,发现了一封邮件,署名侯伯宇,上面只有草草几个字:如果你要申请去这家科研机构工作,希望我写推荐信的话,我非常愿意。在导师的支持下,杨文力最终如愿以偿。在与侯伯宇的促膝长谈中,困扰他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
杨文力:他说,我们那阵,你还没有踏踏实实学到东西,即使给你一个机会你到国外去,去了以后你不会有下一个机会,他希望他的学生,静下心来,真正的去做学问。
侯伯宇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以循循善诱的姿态,适时调整着学生们做学问的心态。事实上,侯伯宇非常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他想尽办法送学生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访学进修,另一方面,又不断挖掘自己的人脉资源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来为学生上课。1985年,在他的努力下,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获批为全国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生们坐在西北大学的课堂上,便能聆听到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巴丁、普里高津等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的声音。
在理论物理领域,侯伯宇培养出一支学术品质过得硬的“西北军”。从教37年,他的学生遍布全国乃至海外。学生李卫、顾樵的研究成果被学术界冠名“侯李变换”和“顾效应”。石康杰、杨仲侠、岳瑞宏等人更成为新的学术带头人。
朱重远:改革开放是有一段时间之内,许多人,包括一些大城市里头,对理论物理许多年轻人不感兴趣的那样一个时候,可是在老侯那里确实有一批不错的(学生)。你可以看到,理论物理当中这么一支队伍,而且不是无足轻重的队伍,而是很有水平的一支队伍。所以,这个业界里头,西北军的存在,是得到大家公认的。
做人之道,是为人师表的根本。但如何做到正,做到端?什么时候该笨,什么时候该有担当?侯伯宇从没有向学生讲过,学生们却早已经从他身上学到了。
现任西北大学物理研究所教授杨战营是侯伯宇的学生,十几年前,母亲突然患病,几乎掏空了家里的积蓄。这对于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不啻雪上加霜。情急之下,还没有读完硕士学业的杨战营动了辍学的念头。
侯老师就说了一句,“我不允许一个学生在我这个地方辍学,我可以去供养你,如果我一个不行的话,我可以让其他老师一块来供你毕业。”
张小玲是西北大学物理研究所行政人员,日常负责打印文件,财物报销等工作。
她回忆说:有一次,他去日本回来,有一笔帐我拿财务室去报销去了,日元和人民币有一个汇率,那个当时是人家财务室给算的,我也没看,也不知道他那个。人家算完了、报完了以后,我把钱拿来去给他。侯老师拿上一看,说,咦,这咋多出这么多呢?这算错了,这肯定是算错了,赶快拿回去给人家退回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侯伯宇用他的言行,诠释着师者的厚重内涵。
他的很多课题,总会无私地分派给他的学生和国内各个地方的合作者,学生津贴会发到最高限度,悉心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研究后,从不要求在成果上署上自己的名字。在侯伯宇古稀之年,他说,要“尽可能地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自己的所学完完全全地传授给学生们”。他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普通物理》《原子物理》《前沿动态物理》等多门基础课和专业课,一堂课四个小时只休息十分钟,学生们普遍感觉吃不消,2007年到2008年的一个学年,侯伯宇承担的前沿动态课程就达到了600个学时。
侯伯宇病重时,学生们几乎天天陪在他身边;离世后,学生们流着泪写下悼词,悬挂在校园的颗颗小树上;大家自发组织了烛光追思会,跑了一个上午才买到了足够的蜡烛。学生们说,这不只是寄托哀思,而是记在心中: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侯老的学生”。
家人们说,侯伯宇是一个坚强的人,科研事业给了他面对挫折的勇气。
2010年10月10号,侯伯宇先生追悼会在西安举行。前来送行的人们缓缓移动,逐个向侯先生遗体鞠躬告别。在与侯老家人握手时,一些与侯伯宇相熟的朋友再也压抑不住悲痛的情绪,顷刻间泪流满面。因为他们面前,站着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侯伯宇的妹妹、两个弟弟和他的夫人曹淑霞。而侯老的独子和独孙,却在三年前永远离开了他们。
2007年8月,77岁的侯伯宇同往常一样,正在办公室专注于课题研究,噩耗从天而降:他唯一的儿子和心爱的孙子在加拿大遭遇车祸双双遇难!侯伯宇第一次中断了手头的工作,桌上散乱的文件忘了整理,提上包就往家走。
侯伯宇弟弟侯伯文回忆说:我哥很镇定,他一再确认是不是确实。我说,确实了。你要坚强,否则嫂子怎么办呢。我哥说,好,你放心好了。他就放下电话,走过去,给我嫂子把情况说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肝肠寸断。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经历这番人间至痛的第二天,侯伯宇就回到了办公室,第三天就又一次站在了讲台上。
侯伯文:我哥哥他知道,走的就已经回不来了,我觉得,他感到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所以他一定要拼命地往前冲,要完成他这一生努力的目标。
亲人已经离去,老人却迎着朝阳,重新奔走在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似乎,他把儿孙的离世,当作“出国还没有回来”一样。可他不是不痛,而是控制时间去悲哀,挤出时间去伤痛。没人能看见,侯老背着书包,驼背屈腰匆匆而行,避过旁人的目光,老泪横飞地消失在家属大院的林荫道上;没人能看见,侯老看着自己和孙子在西大科研楼下的合照出神,摩挲着久久不能放下。那张照片上,祖孙俩笑得很甜。
侯伯文:他是非常爱他这个儿子和孙子,特别是这个孙子。我嫂子说,我二哥经常晚上在家的时候掉眼泪,躺在床上以后。但我哥作为一个男人,坚强地挺过了这一关,他能够马上站起继续地攀登科学的高峰,为了祖国更大的骄傲。
侯老在世的最后几年,不止一次向学生提到:我很幸运,在一无所有的时候,上天给了我最后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就是找到了超弦理论中数学问题的研究方法,2009年底,侯伯宇在这一当今国际数理学界的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正当他如获至宝打算潜心钻研时,却在一次例行体检中,被确诊患上了膀胱癌。
侯伯宇学生冯俊:他一直不想开刀,也不想住院。医生跟他说,可能有些疗法能把肿瘤切除,不影响你工作时间,但是一来二去,时间拖得太久了。等他再去查的时候,医生跟他说,肿瘤太大,必须开刀。开刀呢,他也跟医生要求,能不能采取姑息疗法,没有把整个病变切除,只是把表面肿瘤切掉,以后再复发以后再切,至少这段时间我能看看文章,看看书。他说,我有三五年能把项目做出来,再复发无所谓,再复发再看。
手术后仅仅一个多月,侯伯宇病情恶化。可学生们陪同他做检查的时候,他还会拿着最新的论文研读、和大家讨论。在最后一次被推去做检查时,他对推轮椅的护士说:“请你推慢一点儿,我要看书。”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侯伯宇挂念的,依然是陪伴一生的科研。
侯伯宇学生杨战营、王展云:包括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他还是还让我们读着给给他去听,让他来看一些,就是当他记忆思维衰退的时候,他还一再叮嘱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课题做好。
本来是他自己不想过生日,当时我觉着估计也是最后一个生日了,我给买了一个蛋糕。我感觉,他好像是有点不高兴。然后他就不停地说我,别弄这些,你有时间好好把论文写一写,赶快把那个方向的文章写出来。
2010年10月6号,侯伯宇病逝,享年80岁。临终前,他在日记本中写道:“以创新湮灭顽疾之痛苦,以创新来消灭死。誓以我有生之年,在国际竞相攀登科研高峰中顽强攀顶,以作为最后的礼物。”侯伯宇的学生们默默地把这句话抄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
人们说,侯伯宇是一个智者,他纯粹而厚重的人生,让许多人追悔汗颜,他度过的是更有品质、更有本真价值的生活。
侯伯宇走了,解答了无数科学上难题的他,却留下了一道值得深思的课题。一个共产党员应该留下什么样的背影?一个科研工作者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人的一生究竟怎样度过才会更有意义?
新中国成立前夕,侯伯宇放弃了在台湾大学的学业,也放弃了出国的机会,辗转回到北京。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侯伯宇又决定放弃学业,投笔从戎。他是班里第一个主动要求参加志愿军的学生,并将父亲给他的四年大学学费、生活费一千美元都捐给了组织。看到新中国建设需要外语人才,侯伯宇向组织申请到辽宁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翻译科当了一名俄语翻译;国家提倡“向科学进军”,侯伯宇先后考取西北大学物理系和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攻读。
1973年,侯伯宇主动投身西部建设,并最终在西北大学扎根,一干就是三十七年。其间,国内外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以优厚的条件邀请他去工作,他都一一谢绝。在侯伯宇眼中,祖国的需要是他最高的选择。
杨战营:他一辈子,包括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情,他还坚持他的科研,但是国家一旦有困难的时候,他把他最喜爱的科研就放下了,我觉着这也不是一般所能做到的。
侯伯宇先后三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但由于各种原因,入党问题被一再搁置。在“肃反”中他遭到批斗,在“文革”中他被审查。从挫折中挺过来,侯伯宇依然对自己的信仰不离不弃。1980年,他终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时年五十岁。
生活中的侯伯宇也是充满热情的,带孙子在学校玩耍,他蹦蹦跳跳像个老小孩,在水房洗衣服,他总会扯扯喉咙、高歌几曲,哪怕在和学生探讨学术问题时,侯伯宇也会寸步不让,争得面红耳赤。但更多时候,侯伯宇是低调谦和的。他穿着褪色的中山装,住在老旧的家属楼,家具一用几十年也舍不得更换。走在学校里,认识他的学生不多,没几个人知道这位老人竟是当今理论物理学界的学术泰斗,而叫他一声老师好!
几乎,侯伯宇把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科学研究就像水和空气,在他生命中静静流淌。他有一种紧迫感,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中,在科学道路上更进一步,为祖国的发展做一些事情。而科研成果能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声望和利益,却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石康杰:他觉着他的目标就是要振兴中华民族,把中华民族的科学事业发扬光大起来,这的确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而且到最后他都在追求这个目标。
太多人穷其一生追求的东西,其实毫无意义。思想上自由的人,追求着内心深处的平静与和谐。这种人,不在乎功利,远离虚名,全心全意与真理对话,执着地向目标前行侯伯宇就是这样的智者。
侯伯宇在世时,一直谢绝媒体采访。以至于记者在网上搜寻侯伯宇的生前事迹时,竟找不到一丁点资料。可伟大的人,总会超越死亡成为永恒。这位生前默默奉献、不求闻名的白发学者,注定会在离世后,因为耀眼的一生被更多的人铭记。
方永刚先进事迹介绍
方永刚,男,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1963年4月出生,1985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7月入伍,1992年12月入党,历史学学士、法学硕士、军事学博士,现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技术7级。20多年来,方永刚一直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多次被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他的事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刻苦钻研、与时俱进,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者
方永刚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刻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并及时把学习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先后主编了16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国家和军队核心期刊上发表40多篇,荣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8个奖项,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军队重点理论研究课题7项。
1997年5月8日,一场车祸造成他的颈椎严重骨折。在做牵引治疗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看书学习。住院108天,他一连看了43 本书,并完成一部30万字的专著《亚大战略格局与中国海军》。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步,他的学习就跟进一步,研究就深化一步。2003年7月,胡锦涛主席提出要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他从电视新闻中看到这个消息后,连夜调整了第二天的讲课稿,让这一新思想第一时间进入了课堂,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去年暑假,他放弃休息,编写了科学发展观教学读本,初步形成了党的创新理论教学体系,为党的创新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思想作出了贡献。去年10月份,他参加国防大学全军首届政治理论骨干研修班,正赶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期间,他带病连熬3个通宵撰写了1万多字的文章《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结业时,所做的《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政治理论人才建设》的发言,就军队如何招才、引才、用才、留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二、追求真理、矢志不渝,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
方永刚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是党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他有机会上大学,参军入伍,光荣入党,成为一名军队政治理论教员。他经常对别人讲,自已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成才的,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直接受益者,对党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 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使他深深地体会到:在当代中国,只有党的创新理论才能解决面临的发展问题,才是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之路、人民过上和谐富裕生活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真理。正是靠着这种坚定的信仰,他一直把学习、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最神圣的职责,看作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每当党中央提出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他都及时学习研究,很快就有论文发表或专著出版。 20多年来,他遇有理论困惑不动摇,碰到现实困难不回避,面对错误思潮敢斗争,在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和坚决捍卫中,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他始终认为,如果他的宣讲可以使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更坚定一点、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更深入一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充足一些,那么,研究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就是他人生的最大价值和全部意义!
三、不辱使命、甘愿奉献,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
方永刚认真履行一名思想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近6年来累计完成10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年均超额完成200%的教学工作量,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同时,他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学院教职员工和学员举办了200多场学术讲座。 1998年以来,方永刚作为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大连市讲师团成员,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社区、企事业、干休所、学校等单位作辅导报告 1000多场,从军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的漠河边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过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1998年10月,他去长山要塞函授辅导,给部队讲课,从晚上9点一直讲到11 点,掌声不断,许多家属都抱着孩子站在走廊里听他的报告。 一次,方永刚到北海舰队搞专题调研,潜艇某基地请他去讲军人使命与战斗精神。由于讲得好,驻青岛地区的部队接二连三地请他讲,不到一周连续讲了15场。为了把老百姓关心的下岗失业、三农问题、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讲透彻,他经常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深入到群众当中,与大家拉家常,把生活当课堂,让老百姓给自己出题目。有一次,他到旅顺口区铁山镇给党员干部讲课,三个多小时的讲课结束后,一位8O多岁的老党员拉着他的手说:“你讲的都是咱老百姓想知道的,听你讲半天,我这辈子都没白活。” 还有一次,一个镇请他围绕农村问题讲讲致富之策。他利用五一长假,跑了许多村镇,咨询了许多专家,围绕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等问题给大家上了一堂课,并提议通过小额贷款扶持农民上项。报告结束后,一位大嫂激动地说:“你把党的好政策讲到咱的心坎上,你把党的温暖送到咱这偏僻小山村。”
四、师德高尚、知行统一,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践行者
方永刚把本职岗位作为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平台,不知疲倦地为党工作。早在去年3月,他的病情就已露出了端倪,但是由于工作太忙,一直没有做系统检查。当时学院正承担着海军基层政工班4 期1500名学员的培训任务,他主动请缨承担了开班的第一课《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对海军基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了讲好这堂课,他精心准备,看了上百万字的资料,到基层部队进行调研,找老海军了解情况,向随舰出访的同志了解事例,十二易其稿,试讲了10多次。正式讲课时,不停地冒虚汗,四节课下来,内衣全都湿透了。课间,他不得不到休息室的沙发上躺一会。 在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的情况下,他一方面以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方面争分夺秒地抓紧工作。他表示:“不管癌症是中期是晚期,研究党的创新理论没有限期。我能舍弃我的生命,但不能舍弃我的事业;我不惧怕癌症,但害怕离开最钟爱的三尺讲台。只要不倒下,就要不停地学、不停地写、不停地讲,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创新理论。” 2007年1月15日上午,在术后第二次和第三次化疗间隙,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学员们上完他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1月22日,他带病给大连市地税局作了《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辅导报告。1月23目,他又躺在病床上完成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方永刚同志用忠诚和青春诠释了对党的无限热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不懈追求。
北京市育才学校